吕新萍 教授
一、学习经历
1988-1992,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事管理 学士
1992-1995,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组织行为学方向 硕士
1997-200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 博士
2002-2005,香港理工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办社会工作 硕士
2008-2009,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工作教育 博士后
2008,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社会工作学院 访问学者
二、工作经历
1995.7至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教师
2001.9至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社会工作系 主任
三、科学研究
教学:自我认知与成长,实习工作坊,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研究等
研究:社会工作教育、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非营利组织与社会发展等
研究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在就业谋职过程中的作用比较》(2001),《社会转型时期的民间组织研究》(2005);主持民政部项目《我国志愿者激励机制研究》(2009)。
实务项目:世界宣明会“和睦家园——打工子弟学校综合社会工作服务”(2005-2008);香港青年基金会“成长向导——城市外来青少年同行计划”(2009-2013);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家庭综合服务试点项目”(2014-2015)等。
代表性著作——
“转型时期的非营利组织与社会工作”(2003),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中国社团研究会中国社团研究优秀论文奖。
“院舍照顾还是社区照顾——对中国养老模式的可能取向探讨”(2005),《人口与经济》。
“社会工作的专业文化培育”,(2007),《中国社会导刊》。
“本土草根NGO发展过程中的张力与挣扎”(2007/2008),载于《实践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研究》和《非政府组织与社区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渠道和方法”(20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价值理念的传递:MSW《社会工作伦理》课程的经验与反思”(2011),《社会工作(学术版)》。
Educating a reflective and active social worker: how social work education responds to a social problem”.(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2: 5:3 277–283)
《社会学导论》(2004/2008/2011),与孙立平、应星合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小组工作》(2005/2012),主编及主要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个案工作的理论与实务》(2007),副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社会转型中的民间组织研究——民间组织合法性机制的建立》(2016),专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四、社会服务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社会工作督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理事,北京市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行为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委员会专家委员,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北京市青少年社工协会专家委员;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社工督导。
五、荣誉称号
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0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200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爱岗敬业”普通劳动者称号(2007)
北京市总工会“教育创新”先进个人(200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荣誉称号(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