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曼 副教授
E-mail:lixiaoman1224@126.com
研究方向:劳动力市场理论与政策
一、学习经历
2011.8-2012.9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 联合培养博士
2009.9-2013.6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博士
2006.9-2009.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硕士
2002.9-2006.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学士
二、科学研究
(一)近期论文
1、李晓曼(通讯作者).《人工智能的决策替代与社会缓冲——以X智能电厂为例》,《社会学研究》,2024年第一期
2、李晓曼(第一作者).《我国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策略与高质量就业》.《经济科学》,2023.
3、李晓曼(第一作者).《灵活安全性养老保险政策效果评估:来自灵活就业者统筹账户返还试点的证据》.《劳动经济评论》,2023.
4、李晓曼(通讯作者).《零工就业中的异质性工作经历与保留工资——来自网约车司机的证据》(封面文章).《人口研究》,2021(45):20-23.
5、李晓曼(第一作者).《我国劳动经济学的成果进展、薄弱环节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趋势研究》.《劳动经济评论》,2021,14(01):21-34.
6、李晓曼(第一作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2-23(003).
7、李晓曼(第一作者).《生命周期视角下新人力资本理论的最新进展:测量、形成与应用》.《劳动经济研究》,2019年第6期
8、李晓曼(第一作者). 我国非正规就业市场的功能定位与政策选择[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9,36(06):79-87. 《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2019年第10期
9、李晓曼(第一作者). 中低技能劳动者因何获得了更高收入?——基于新人力资本的视角[J]. 人口与经济, 2019, 232(01):114-126.
10、李晓曼(第一作者). 非认知能力对中低技能劳动者就业质量的影响与政策启示[J]. 劳动经济评论, 2019(1):133-148.
11、李晓曼(第一作者).《化解产能过剩中的受影响职测算与安置对策研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测度》.《劳动经济评论》,2017年9月
12、李晓曼(第一作者).《化解产能过剩中的受影响职工:规模、现状与安置对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年6月,《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2017年第9期
(二)专著与译著
1、李晓曼、陈玉杰.《走向技能型社会:我国职业技能培训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23年12月
2、李晓曼,涂文嘉.《新人力资本:测量、形成与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年10月
3、李晓曼.《低碳经济视角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与实现路径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
4、李晓曼.《家庭生产、社会网络与自选择: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影响》.中国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年9月
5、[美]詹姆斯·J.赫克曼等 《劳动市场规制与就业:来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岸地区的启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三)主持科研项目
1、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项目(国家级):我国青年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测度、劳动力市场回报与培养体系研究
2、2023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省部级):大数据视域下北京青年群体的择业观演变、失业风险与应对策略
3、2020年共青团中央课题(省部级):我国灵活就业青年社会保险的参与意愿、决策机制与政策优化研究
4、2020年中国劳动科学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科研课题(厅局级):我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效果评估研究
5、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司度研究课题(省部级):“十四五“时期职业技能培训供需预测研究
6、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课题(省部级):知识、技术和管理作为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框架、典型实践与政策探索
7、2019年中国劳动科学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科研课题(厅局级):2017-2018年技工院校发展状况研究
8、2015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省部级):绿色经济视角下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与实现路径研究
9、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级):我国非正规就业市场的进入机制、收入效应与功能定位研究
10、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级):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中职工就业和安置政策研究——子课题:化解产能过剩中受影响职工测算分析研究
三、社会工作
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