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曼


WechatIMG41.jpg


李晓曼  教授  博士生导师

E-mail:lixiaoman1224@126.com

研究方向:劳动力市场理论与政策






一、学习经历

2011.8-2012.9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         联合培养博士

2009.9-2013.6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经济学博士

2006.9-2009.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经济学硕士

2002.9-2006.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学士

二、科学研究

近期论文

1、Xiaoman Li(第一作者):The Power of Presence: The Impact of Paternity Leave on Child Health in China,《Health Economics》2025. DOI:10.1002/hec.4947

2、Xiaoman Li(第一作者):Does Greater Filial Piety Bring More Gender Income Advantages?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Filial Piety on Gender Wage Gap,《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SSCI Q1)》vol.45 no.10, 2024

3、李晓曼(第一作者):《数字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特征、内涵与形成机制》,《人口与经济》2025年第一期

4、李晓曼(第一作者):《人机交互对工作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来自智慧电厂的证据》,《外国经济与管理》2024年第10期

5、李晓曼(通讯作者):《人工智能的决策替代与社会缓冲——以X智能电厂为例》,《社会学研究》2024年第1期

6、李晓曼(第一作者):《我国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策略与高质量就业》,《经济科学》2023年第1期

7、李晓曼(第一作者):《灵活安全性养老保险政策效果评估:来自灵活就业者统筹账户返还试点的证据》,《劳动经济评论》2023年第1期

8、李晓曼(通讯作者):《政府补贴、培训规划与劳动者就业质量提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2年第8期

9、李晓曼(通讯作者):《零工就业中的异质性工作经历与保留工资——来自网约车司机的证据》(封面文章),《人口研究》2021年第2期

10、李晓曼(第一作者):《我国劳动经济学的成果进展、薄弱环节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趋势研究》,《劳动经济评论》2021年第1期

11、李晓曼(通讯作者):《课外补习与儿童人力资本——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基础教育》2021第1期

12、李晓曼(第一作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23日(2020年第3期)

专著译著

1、李晓曼、陈玉杰.《走向技能型社会:我国职业技能培训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23年12月

2、李晓曼.《低碳经济视角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与实现路径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

3、李晓曼.《新人力资本:测量、形成与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年10月

4、李晓曼.《家庭生产、社会网络与自选择: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影响》.中国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年9月

5、译著:阿兰 克鲁格,大卫·卡德.《迷思与计量:最低工资的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

6、[美]詹姆斯·J.赫克曼等《劳动市场规制与就业:来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岸地区的启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主持科研项目

1、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项目(国家级):我国青年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测度、劳动力市场回报与培养体系研究2023年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省部级):大数据视域下北京青年群体的择业观演变、失业风险与应对策略

2、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司度研究课题(省部级):“十四五“时期职业技能培训供需预测研究

3、2020年共青团中央课题(省部级):我国灵活就业青年社会保险的参与意愿、决策机制与政策优化研究

4、2020年中国劳动科学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科研课题(厅局级):我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效果评估研究

5、2020年北京恩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研究

6、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课题(省部级):知识、技术和管理作为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框架、典型实践与政策探索

7、2019年中国劳动科学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科研课题(厅局级):2017-2018年技工院校发展状况研究

8、2015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合作课题(省部级):绿色经济视角下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与实现路径研究

9、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级):我国非正规就业市场的进入机制、收入效应与功能定位研究

10、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级):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中职工就业和安置政策研究——子课题:化解产能过剩中受影响职工测算分析研究

三、社会工作

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