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联学联讲”活动。本次活动邀请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李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王亚、2021级硕士研究生余昕阳就“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高质量现代化强国”进行主题宣讲。劳动经济学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参加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同时开展。
李萍进行了题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高质量教育强国”的分享。她从科教兴国的起源、战略诠释、发展机制、重要意义和成就等角度,结合调研数据,对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及成果进行了讨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将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我国的教育发展。唯有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才能为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涵养源头活水;通过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充分释放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激活创新“第一动力”;也唯有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出发,使同学们对科教兴国战略有了整体的理解,明晰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王亚以“促进高质量就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由当前劳动力供求现状探讨高质量就业助力现代化的路径。她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出发点,紧抓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关键词,从促进高质量就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她从当前劳动力现状分析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高质量就业等关系,强调就业政策的基本逻辑是数量调节、结构调节与价格调节相结合,以解决劳动供给不足或劳动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就业困难问题。
为了以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助力现代化,需要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优先目标,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推进就业工作迈上新台阶,从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优化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
余昕阳以“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为主题,聚焦高质量人才发展。她与同学们一同回顾了“人才学”学科发展历程,通过树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推动事业兴盛、推动国家繁荣。
从1978 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人才是关键”到2022年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不难发现人才学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要深入思考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人才论述的 5 个“首次提出”、6 个“再次强调”、4 个“新的变化”。人才学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在对二十大报告的不断解读和逻辑的理清中,研究真问题,服务于国家战略和首都建设,尽自己能力推动人才学科发展,用实际行动助力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本次“联学联讲”聚焦学科实际,紧抓学科实践,使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了所在领域政策对自身的影响。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本次活动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与把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感想
在本次主题教育专题培训中,我对科教兴国有了更多的认识。自1995年5月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起,我国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理论基础来源,不断实践,不断发展,提高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科技水平,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在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人才工作等多个领域实现新的历史跨越。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脚踏实地,奋勇争先,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不断践行创新意识,为国家的发展奉献自身力量。
——劳动经济学院22级劳经班 安栩辰
在这次积极分子专题培训中,李萍、王亚两位学姐以“高质量就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分别为我们讲解了如何推动高质量就业以及高质量就业如何进一步影响现代化发展。在两位学姐的联讲中,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劳动力供求现状和现阶段“就业优先”、“稳就业”政策有效落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与此同时,也对高质量就业助力现代化的逻辑与思路有了更透彻的认知,能够让我在学习劳动经济领域专业知识的同时将所得所学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
——劳动经济学院21级5班 徐雨珊
余昕阳同志从两个部分展开:回望“人才学”学科发展历程和以高质量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是推动社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我们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让中华大地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沃土。作为青年人,要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越是急难险重,越要冲锋在前,发挥青年的锐气和担当。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李嘉珺
人才与教育密不可分,这也是我们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2021级研究生党支部共建的初衷。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而我们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作为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要牢记使命,在新时期做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丁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