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教授侯建东携人才学著作《中国人才学史》来劳动经济学院进行中国人才学史学科的培育路径专题分享。劳动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冯博,党委副书记、院长冯喜良,人才学系系主任苗仁涛,人才学系党支部书记陈书洁出席本次活动。
冯喜良对侯建东老师做客劳动经济学院进行分享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院人才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他提到,劳动经济学院与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共建人才学学科点、硕士及博士培养点,跟随时代发展构建有学院特色的人才学学科与人才学培养模式。学院在侯建东老师编撰《中国人才史》一书时,积极提供学院史、学科建设史等相关材料,助力侯老师完成30万字的人才学史著作。
侯建东对劳动经济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以《从人才学民间文献抢收、整理到学科史体系构建:中国人才学史学科的培育路径》为题进行专题分享。侯建东从人才学民间文献的抢救性收集、人才学民间文献的规范化整理、中国人才学史学科的体系初构、中国人才学史学科的培育构想等方面详细阐述其实践经验及理论构想。他在编撰《中国人才史》过程中,运用档案管理、人类学及社会学相关研究方法开展访谈调查,行程4万余公里,多次赴北京等22个城市,访谈调查人才学家、人才学支持者及知情者94人117人次,录音长度达320小时,将录音转译为文字有600万字之多。最后,侯建东希望劳动经济学院围绕人才学硕博点,继承并发扬人才学建设优势,推进人才科学发展新路径建设。
冯博对本次交流分享进行总结。他表示,党的建设历来重视人才工作,党管人才是人才学建设自然带有的红色基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对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出具体部署,学院应以此作为人才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具体指导,将人才学史研究与新时代劳动科学史建设相统一,培养新时代劳动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