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劳经学院组织师生前往首都博物馆参观了“国家相册·致敬历史——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典藏展”。本学期发展对象、各学生支部党员代表等参与了本次活动。
即将迎来87岁生日的新华社,自诞生以来,便担负起记录时代风云的重任。一代代新华社摄影记者不畏艰险,不计得失,以忠诚、勇敢、敬业的品格,定格历史、记录中国、推动进步。本次展览精选了新华社百余幅经典老照片,用鲜活的影像呈现了我们党领导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同学们在展馆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朝气蓬勃时》《恰同学少年》《山就在那里》《为生活起舞》《那年流行色》等模块的展览,观看了《历史的致敬》《一个不能少》《血染的黎明》等微纪录片。一张张被定格的瞬间,描绘着国家发展的艰难历程。同学们沿着时间的脉络回顾历史,感受那些被镜头记录下的乐观与坚强、奋斗与富强:长城上驻守的八路军、建国后举国欢腾的庆贺、教室中砖砌的课桌、恢复高考后人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的大国姿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们激励着青年学生铭记历史、勇挑时代担当,勿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观结束后,学院党委组织了“‘国家相册·致敬历史·呼唤担当’百字谈”活动,进一步提升活动效果、强化发展对象的党性修养。
“国史沧桑百年间,家世沉浮梦如烟,相濡以沫涛头里,册页历历史绵绵。大千气象存此照,美丑真伪皆昭然,无限定格于有限,言犹未尽还无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过往的历史,以史为鉴,才能向前有更好的发展。“国家相册 致敬历史”展览向我们展示了自1892年以来的数张珍贵照片。从这些照片中,我看到了数代中国人为了美好生活不断地奋斗,也看到了一百多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唯有牢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那些用生命点亮共和国黎明的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裴蕾
故事听的再多、读的再多,总不如亲自去看看,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理。原以为今天的“国家相册·致敬历史”展览会是枯燥乏味的,自觉历史教材都学了十来本,基本内容都已了解,但事实证明自己还是个肤浅的文盲。
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了成千上万张照片,展览不过数百张,走马观花也只记住了几张笑脸。后来静下心来细看陈小波老师主讲的纪录片,才发现薄薄一张照片,承载着沉甸甸的故事。
北京曾需要在不足半月的时间里收割近4亿斤的白菜过冬,毛主席还曾将白菜作为国礼赠送给斯大林同志,而现在市场上的蔬菜种类繁多、四季不限;建国初期中国5.5亿人中80%为文盲,为了还旧社会留下的文化账,“儿子教老子”成了那个时代独有的记忆,而现在我们只希望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上个世纪人是躺下的路,路是树起的碑,无数巡道工以雪为令,无数筑路人再未归来,而现在谁不知道中国高铁?为了将五星红旗插上高峰,有人以身做“第二台阶”,有人锯掉十根冻僵的脚趾;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美丽生命,藏族汉子们放下牧鞭,子承父业,敢与盗猎者搏命……那些铁骨铮铮、笑对死亡的仁人志士;那些不畏艰险、探索未知的科学家们;那些平凡普通、义勇无双的渔夫、猎户、农民……每一位都值得我们致敬。
看定格的照片,看变化的中国,心中涌起的只有感动和自豪,哪怕我们还不是发达国家,但有什么好沮丧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叶鸣颖
有幸参观完“国家相册,致敬历史”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典藏展,我的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波澜。我看到了许多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他们的故事被摄影机定格在最璀璨夺目的一刻,时至今日我们仍能从中看出照片背后的,是幸福,是安宁,是一个时代的光辉岁月。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张关于高考的照片。恢复高考,如春天的一声惊雷,给数千万在困苦中彷徨的中国青年带来了希望。而如今,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
这盛世,山河犹在,国泰民安。国之繁荣,吾辈之幸。我为祖国的强大感到骄傲,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我们应该勿忘初心,为党奉献,振兴中华!
——任九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