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劳动经济学院茅倬彦教授课题组主办的“‘十五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研究”专家座谈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召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卫星出席会议并讲话,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教授顾宝昌,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姚瑛,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贺丹,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叶小敏,中国人民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院长、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段成荣,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屈智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本波,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家庭处处长吴娅、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副秘书长郑鸿燕等人口与家庭领域著名专家参加会议,共同围绕“十五五”时期完善北京市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劳动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罗楚亮主持。

吴卫星对专家们莅临首经贸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大家为研究项目提出真知灼见,并着重强调了此项研究对于推动“健康北京”建设所具有的深远意义与重要价值。

罗楚亮衷心感谢各位领导与专家的悉心指导,并特别感谢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信任与支持,将这一重要课题交付给首经贸课题组。

吴娅首先介绍了项目背景与研究意义,强调了在“十五五”时期推动生育支持政策落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茅倬彦就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汇报,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人口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现实挑战等多维度出发,提出了“十五五”期间北京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重点任务,并提出若干具有前瞻性与操作性的任务指标。

叶小敏在专家发言之前表达了对本次专家座谈会的深切期待,希望各位专家能够从两个层面贡献智慧与力量:一方面,立足卫生健康系统的本职职能,谋划未来五年可纳入“健康北京”建设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更要站在全市发展大局的高度,提出具有前瞻性与战略性的宏观建议。

顾宝昌强调,生育支持的根本在于保障妇女的职业发展,并提出要从“计划控制”转向“权利保障与服务支撑”,构建鼓励生育、尊重个体选择的人口政策与社会环境。

姚瑛在肯定研究报告的同时,建议进一步提升站位,跳出卫健系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贺丹指出,必须在国家战略层面完成从抑制生育到支持生育的根本性转变。她提出两大实施关键:一是巩固并扩大生育保险这一制度性支柱;二是推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主动转型,深耕社区发展与医育结合。

段成荣建议,北京应跳出仅靠鼓励生育的“老矿挖潜”思路,积极“寻找新矿”,其关键在于转变将人口视为负担的传统观念,并通过制度变革,将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在校学生等群体转化为稳定的人口资源。

屈智勇建议,生育支持要强化价值引导,从“碎片化”政策转向构建覆盖家庭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政策支持体系。

张本波为研究指明了定位与方法,他建议从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中梳理、筛选出对健康影响最大、对生育促进最有效的关键政策,作为“十五五”期间优先推进的重点,并进行深入的可行性论证。

本次座谈会汇聚多方智慧,为“十五五”时期完善北京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会议在热烈氛围中圆满结束。
财政税务学院茹玉,劳动经济学院李帆、王超、曹家宁、郭笑蕾等教师一同参会。

课题简介
今年5月,我校劳动经济学院茅倬彦教授领衔的团队成功中标2025年“十五五”规划编制前期研究项目。该课题是服务首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支撑“十五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首都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供高质量决策支撑。课题组立足于“十五五”时期北京市人口变动趋势与家庭发展需求,系统开展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路径研究,就“十五五”时期人口家庭与生育支持领域拟实现的核心指标、拟完成的重点任务及拟配套的工作举措提出政策建议。
茅倬彦教授长期致力于生育支持、人口与家庭发展领域研究,先后承担几十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课题,多次获得中央及部级领导肯定。本次深度参与北京市“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不仅是对该团队科研实力的高度肯定,更是团队服务首都战略需求、助力“健康北京”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体现了团队在人口发展与生育支持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