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魏华颖副教授受邀参与北京卫视《数说北京》,分享职业技能培训观点

  近日,我院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发展系副教授魏华颖接受了北京卫视财经频道《数说北京》节目的邀请,前往演播厅参与采访录制,针对职业技能培训发表了专家观点,分享了北京技能培训情况。

 

 

  在节目中,魏华颖副教授指出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5800万,占技能人才比例近30%。北京的职业技能人才总量为363.88万人,高技能人才为112.27万人,占比超30%。但与其他城市相比,北京还有提升的潜力和空间。

  针对主持人关于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包括哪些职业、面对的人群有哪些的提问,魏华颖老师表示广义上来说并不面向特定的职业,人群也没有特定的局限。培训可以分为几类,一是就业资格,类似于准入类培训;另一类是就业技能的提升类培训;还有针对技能人才的创新创业类培训。现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未来也会有数字技能的培训。

 

 

  近年来,人才的就业观念发生了些变化。魏华颖老师用中国的一句俗话“一招鲜 吃遍天”来反映现在的技能人才就业观。随着技能人才待遇、社会荣誉的增加,越来越多人愿意成为高技能人才。但同时一些传统观念也在阻碍着技能人才群体的扩大。总体来说,未来会越来越好,但还需要一定时间。

  魏华颖老师补充现在的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施主体主要有两大类,企业是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因为它是技能人才最直接的使用者,而且把培训和使用最需要结合的主体;现在我国也在推行一种叫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培养的中国特色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对企业而言这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有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也是很重要的培训主体,它们不仅面向本校学生,实际上也能向全社会开放,给所有想提升技能的人提供空间和平台。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需求和特色,企业可以自主设计培训,培训的针对性很强,会降低培训的时间成本,培训绩效将大幅提升。对于受训者来说,所学及所用,会专注认真地参与培训。

  回顾北京政府为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所做的工作,魏华颖老师认为最直接的工作可能是在2019年10月印发的为配合国家政策北京设计的《北京市职业技能提升实施方案(2019-2021)》。该文件非常具体地说明了对谁培训、培训什么,以及怎么补贴等方案要点。也说清楚了在哪些产业和领域需要北京大力发展高技能人才。至少有两大方面。一个是为实现北京重大发展目标服务的,关注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比如首都十大高精尖产业以及金融、科技、文创等重点产业。另一方面,为满足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的产业领域,包括养老护理、安保、托幼和整个社会运行的领域比如城市供水、公共交通、园林绿化等。2020年北京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8.5%,其中对企业、个人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落实体现了政府在促进职业技能培训做的工作。

 

 

  最后,魏华颖老师就高技能人才如何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分享了观点——中国有句话叫“活到老 学到老。”技能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总会不断进步,不断有需求涌现,也需要技能人才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在2020年12月举办的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个特别重要的开始和导向。为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这个时代是需要技能人才,需要大国工匠的。应该让这种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更多劳动者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谱写动人的、精彩的“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