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成果 展望未来——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一行莅临劳经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10月10日,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一行莅临劳动经济学院调研指导工作,学院召开2024年学科建设工作汇报会,双方就学科建设工作展开研讨。发展规划处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阮敬,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朱宁洁、范庆泉,办公室干部任纪远,劳动经济学院党委书记何勤,党委副书记柳艺,副院长苗仁涛、江华,学科带头人冯喜良、童玉芬,研究生教学秘书苏静参加会议。

苗仁涛全面总结了2024年1月至8月的学科建设成果,从学科特色与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建设、教学成果建设、科研创新建设、各类平台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展望了2024年至2025年的发展目标,总结了目前在学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相关需求。不仅展示了劳经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成就,还描绘了未来发展的蓝图。尽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需求,但劳经学院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学科建设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学科发展的新跨越。

何勤对发规处、学科办的莅临指导表示感谢,并表达了构建数字劳动主题团队的愿景。她强调,学院正积极响应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的号召,致力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科学体系和人口科学体系。今年,学院已率先完成了劳动科学体系的构建,该体系以问题为导向,覆盖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及全情境下的劳动问题,旨在支撑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战略需求,如人口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充分就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及共同富裕等。她表示,学院将重点聚焦应用经济学领域,希望获得发规处、学科办的持续支持,进一步激发师生干劲;学院在未来能深度融入数字经济交叉学科平台,成为主题团队的一员,以更宽广的视野和平台带领全院围绕数字劳动展开深入研究。

江华指出,教学成果奖和教育部认证的教材和课程是学科评估中的重要支撑,希望学科办设立统筹机构来协调组织相关的教学成果奖申报、教材编写和课程建设工作,以提升学院在学科评估中的竞争力。

冯喜良提议将素质劳动教育作为交叉学科平台,聚焦劳动标准、法律法规及社会保障,以培养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此外,他还提到了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对学院发展的重要性。

童玉芬提议在教育部自主申报中直接申请劳动科学为一级学科,推动学科理顺与发展。同时指出扩大人口学规模以补足财经类学校社会学方面的短板。

阮敬指出,学科评估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挥棒,学院需要围绕评估指标进行准备工作。他强调,学科建设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只有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才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同时,他提到学院需要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表示,学科办将全力支持各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希望各学科能够集中优势资源,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

朱宁洁指出,劳动科学在建设和服务国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劳动经济学院在服务社会和学生培养方面做出了贡献,并指出劳动经济是劳动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支流。在当前的管理体系下,为了获取资源,需要明确学科归属,劳动经济学院在多个学科领域都能提供服务,且能够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

范庆泉指出,全方位了解劳动经济学院各学科建设情况,是推动学院整体发展的关键。为展示各学科优势、发展方向、建设目标及主要成绩,激励全校教职员工凝心聚力,优化学科布局,应特别聚焦于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的建设。

此次学院学科建设工作汇报会,不仅展示了劳动经济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显著成就和宏伟蓝图,也为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学院将凝心聚力,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