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建社会工作硕士实习基地授牌仪式在京召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冯喜良、院长助理周施恩、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吕新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法学院院长赵一红、北京市卫计委公众权益保障处韩丽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徐春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刘东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主任王阳等参加了会议。
我校劳动经济学院院长冯喜良与伙伴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法学院院长赵一红浅谈学院学生规模和未来发展,并针对医务社工发表各自的想法。冯喜良院长简单介绍学院历史与发展现状,使各方能够更好的了解我院发展历程。在中国大健康的时代背景下,我院增强开展健康社会工作,即包括医务社工,并传递健康理念。此外,通过建立实习基地满足我院社会工作系学生的实习需求,实习时长为800小时,通过实操了解社会现实。冯院长也表达了希冀,希望能够解决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问题,与医院搭建平台通过实践内省、反思,最终达成目标,推动政策发展并促进解决现实问题。最后院长表示会全力配合相关工作,与医院搭建医务社工平台,通过双导师制创建合作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法学院赵一红院长希望吸收医院专业团队,实现共同发展;创建医务社工本土化模式,建立研究平台以及开展学术研讨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王阳主任和李欣慧干事就医务社工实习基地筹备情况以及实习生培养方案向我院领导进行介绍。王阳主任提到医务社工已成为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专业技术。在此基础上初建“以医院特色为基石、专业人才为核心、各部门需求为导向、整合现有资源、依托高校”的工作思路。李欣慧干事就实习基地简要计划进行阐述,其内容包括工作要求、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三个模块:一、工作要求:为人师表、专业竞技、为人师表、遵纪守法四个角度进行筛选,并从中发现与医院的“仁术勤和”院训契合。二、培养目标:兼顾院内实习基地和院校学生实习培养不同要求,希望学生认知自我,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提高专业操作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学生能够在双方共建实习过程中吸取医院品质,探究医务社工政策并建言献策成为行业标杆和建树。三、培养方案:实现手把手教授,展现专业素养;带领学生切实感受医院流程;为学生搭建咨询平台;定期总结交流会,实现双向反馈,达成螺旋式上升;提供参加培训机会。成立医务社工教研室,与高校间建立导师制合作,为学生建立科研立项平台。我院也积极回应,希望通过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更多探索,挖掘更多潜力,在提升能力的同时更加贴近社会,达到双方预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徐春军就医务社工现状与情况与在座各位与会嘉宾进行交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徐春军主管教学,针对于医务社工队伍建设畅谈自己的想法,认为医务和社会工作可相互链接,并及时提供支持,设立科研项目等细节问题需再细化,以实现最终教育目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认为在中国大健康环境下,医务社工起到桥梁作用,发挥医务社工特点,打通学科障碍,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医院希望与我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培养专业化医务社工队伍。
现场还举行了实习基地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