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经Seminar(第10期)| 医保结构性改革与医疗总费用控制:来自供方的证据和机制

【题 目】

医保结构性改革与医疗总费用控制:来自供方的证据和机制

【主 讲】

刘 宏(中国人民大学 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时 间】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13:30-15:00

【地 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纳楼二层第二会议室



摘 要:医疗总费用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家庭、社会和政府的负担,进而影响全民健康覆盖的推进。本文以职工医保普通门诊共济改革为视角,利用2009—2015年全国公立医院财务数据,系统探究医保结构性改革对医疗总费用控制的动态效应。研究发现,相较于未实施改革的城市,改革城市的门诊费用在短期内显著增加,而住院费用持续下降,从而使医疗总费用在短期内趋势无显著变化,但中长期节约约5%。这一结果主要源于门诊人次的增加和住院人次数、人均住院费用的双重下降,改革的结构优化效应在门诊报销待遇向基层和退休职工倾斜较多的城市中更为显著。门诊共济改革产生中长期控费效果的机制在于,增强医保的买方市场势力,引导医院提升门诊服务能力和住院服务效率,并抑制床位扩张动机。本文可为从供需双侧发力构建有序就医格局、合理控制医疗总费用增长、持续提升全民健康保障提供决策参考。

主讲人简介:刘宏,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高校学校青年英才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健康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在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等国内外一流经济学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五十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省部级课题等多项课题,撰写的资政报告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